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4章 羊桑河畔风波起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心奋发图强,重振国运,他以身作则,宫内外厉行节俭,反对一切奢靡浪费。

    他非常勤勉,坚持每天早朝晚阅,约见朝臣,事无巨细的日理万机,年仅二十三岁,即早生华发。

    宽大御几的左上角,摆放着一沓材料和几个朱红奏折,他连瞅都没瞅一眼。

    这时,从养心殿侧厅走出来一位内侍大太监,只见他轻脚轻手,双手捧着一个宫廷用紫铜暖手炉。

    他大约四十三四岁模样,白皙清秀,身材不高,背微微有点驼,但双目炯炯有神。

    他叫曹化淳,内廷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,还兼任内廷禁军勇卫营总督,大将军。

    司礼监,为整个大明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,素有‘无宰相之名,有宰相之实’冠誉。

    他十三岁进宫,二十六岁那年,进信王府服侍年仅五岁的皇孙朱由检至今,是目前崇祯帝最为信任的身边人,心腹内臣。

    “皇爷,杂家拿来只烘手炉,刚放的木炭火旺着呢…快暖暖手。”曹化淳双膝跪在地毯上,把铜炉放在案几上,向前推了推。

    “嗯…还是大伴你想得周全,朕的手僵得都捏不住笔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帝连忙放下手中御笔,把双手放在铜炉表面的泄孔处,像小孩似的翻腾着冻得红肿的双手。

    “咳咳…”

    朱由检咳了几声,也许是铜炉里的木炭烟味,让他压制不住喉咙里的冷气。

    “皇爷,这天太冷了龙体要紧,以杂家之见,陛下还是起驾乾清宫吧,那里有壁炉可取暖。”

    曹化淳连忙拿出一块白色御巾,给从小带大的年轻皇爷擦脸鼻。

    他虽说是太监之身,但位极人臣,可他还是以杂家自称,这是他多年在皇爷面前的惯称。

    “没事大伴,待过些日子里国库有了银子,在这里装个壁炉就是了。”朱由检笑了笑说道。

    他还是亲切称呼曹化淳为大伴,跟大伴说话他就显得很放松,没有在大臣面前那样的装腔作势。

    他们之间就像是在信王府里,唠嗑拉家常似的。

    朱由检非常自律,他明白一旦回到乾清宫,人一暖和就容易困乏,这里还有许多奏章没有御批审核。

    今天审核不完,明天还会有新的奏章呈上来,日积月累,国事就会耽误。

    他用御巾擦了擦嘴角,手从烘手炉上拿下来,捏起御笔继续批阅奏章,完全是一种废寝忘食,日理万机的状态。

    皇帝的话曹化淳听了没有吭声,他别过头去苦笑了笑,心里面满是酸涩,因为他知道国库的银子是越来越少,猴年马月才算有银子?

    曹化淳身着一件缝有补丁的旧式粗麻布棉袄,在旁默默地伺候着。

    他深谙这位年轻皇帝的志向,以及其固执而急躁的脾性,善变无常的行事作派。

    但凡这位年轻皇爷决定的事,旁人多说无益,就连他都不例外。

    曹化淳从小太监手中端过热茶,轻轻放在御几角上,并随手拨弄皇爷身边的那盆炭火,让炭火烧旺点,年轻皇爷可稍微暖和些。

    养心殿很宽阔,虽有几个炭火盆,却不太顶用啊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