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43章 发酵与转折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第二天。

    各大官媒和小型报纸纷纷报道了这起食物中毒事件,不过二者的画风却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官媒是这么报导的:

    “昨日我市发现两起食物中毒事件,两名受害者经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。”

    “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,据调查,系无证餐饮店内食物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导致,目前卫工商局已查封该店铺。”

    而小报是这么报导的:

    “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,疑似报复性投毒,请广大市民注意饮食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,疑似无良商家采购黑心原料导致,一条地下产业链或将浮出水面。”BiquPai.CoM

    不管电视和报纸怎么报道,广大市民就当看了个热闹,大部分人并没有往心里去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三天后。

    各大媒体再次爆出当日本市发生三起食物中毒事件,依旧是大肠杆菌超标,开始呼吁广大市民注意饮食。

    小报则除了报道该事件外,更是绘声绘色地用半猜测、半确定的语气勾勒出郑州的那条灰色的利益链,从原料到中间环节,再到终端呈现给消费,其推理之严谨,差点让知道详情的王泳都信了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这次的内容终于出现了王泳想要看到的东西——那些工友之家的跟风者的名字出现在了小报的名单上,而与此次中毒事件相关的三家推荐机构更是被重点挂号。

    在短短一周内就连续发生了两次上电视的食物中毒事件,广大市民终于开始稍稍重视起来了,有些惜身的消费者,在每次下馆子的时候,总要要求先去看一看后厨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时间又过了四天。

    郑州市又一次发生了两起食物中毒事件,其中一起还是影响极为恶劣的大型中毒事件,约有十多名农民工在中午聚餐的时候齐齐中毒,而检测出来的结果竟然是黄曲霉菌超标。

    要知道,黄曲霉菌可是一级致癌物,其毒性之大,比让人闻之色变的氰化钾还要高出10倍,发生了这种事,直接可以当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案来处理了。

    于是,在广大市民的惴惴不安中,公安系统、工商系统、卫生系统全员出动,对全市的餐饮店来了一次突击大检查,果不其然地抓出几百家卫生不达标的餐厅,其中各种细菌超标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但是既然市领导把这次黄曲霉菌中毒事件定性为刑事案件,怎么可能仅仅盘查餐饮店?

    于是顺藤摸瓜下,无数见不得光的产业链浮出了水面,其中约有70%的工友之家模仿者都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而在事前有了交代的情况下,那些食物中毒的受害者无一例外地把矛头指向了各种“中介机构”,声称是在他们的强烈推荐下,自己才会去那些不干净的餐饮店用餐的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口供,上层才意识到这种“中介机构”的影响力和危害性,于是大手一挥:“彻查!”

    随着一声令下,几乎所有工友之家的模仿者都倒了大霉。

    要知道,为了用更高的折扣和更低的价格吸引客人,他们联动的很大一部分商家要么是三证全无的苍蝇馆子,要么就是背景不太干净的各种维修店,哪里经得住查?

    于是无数的“中介机构”纷纷倒下,唯有工友之家和另外两家民营连锁店并没有遭受牵连。

    其中,那两家民营连锁店是因为违规的并不严重,再加上上面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才放了他们一马;

    而工友之家则是从成立之初便贯彻严格的评分制度,硬是让有关部门连一点问题都找不到。

    要知道,现在的工友之家执行的硬性规定是每个月对所有商家进行一次评分,如果综合评分低于B,则完全将你拒之门外,任凭你让再多的利都不会答应合作——为了这事,严主任曾狠狠处分了两名区域经理,并且取消了十多家网点店长的资质。

    上级领导知道这个消息,又看了看工友之家的性质,不由地大喜——别看上面的大讨论已经尘埃落定,但是咱们用事实说话,有国资股份的公司就是要比民企靠谱!

    于是,摸准了领导喜好的秘书放出风去,各大媒体在通报这次行动成果的时候,免不了把工友之家跟其它中介机构拿出来比较一番,顿时沉默了半年之久的工友之家成了郑州的小明星。

    当然,事后又掀起了一小股关于国资与民营孰优孰劣的讨论,把工友之家再次当成案例亮出来收获一小波关注,却是题外之话了。

    受连续曝光的影响,许多市民才记起工友之家的好来——虽然那边推荐的很多服务优惠力度看起来没那么大,但是人家的品质有保障啊!没看报道里说,那些黑中介机构推荐的服务,要么就是品质不过关,要么就是后面有连环套等着你,实际上为了那些便宜付出的成本海了去了!哪比得上工友之家这么良心,还主动帮消费者为商家评级,免得自己跳坑?
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