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历史上真正的项羽和刘邦(第3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七、离间项羽
古人就那么没脑子容易被一顿饭和敌人的说辞给离间了吗?
实际上根本不用陈平离间,项羽这边就已经不准备重用范增和钟离昧了。
范增是因为年纪大了,起兵的时候就七十多岁,楚汉争霸后期更是接近八十岁高龄,就保养的再好脑子能不糊涂?不老年痴呆就不错了,项羽敢随便用?让范增回家养老才正常吧。
钟离昧则是因为受了韩信的牵连,当初韩信是钟离昧举荐给项羽的,他和韩信是至交好友,项羽也是看在钟离昧的面子上没有杀韩信,因为范增曾经建议过项羽韩信这种人不重用就杀掉。
但是钟离昧依旧是为项羽奋战到了最后,为什么?
八、垓下之战
项羽为什么会混到垓下之战的局面呢?这就得说说项羽的三位大司马了。
第一个大司马,龙且武力足够,也忠于项羽,但是狂妄自大,在齐国中了韩信的水淹之计,一战葬送项羽二十万主力。
第二个大司马曹咎,项羽出征齐国的时候嘱咐他,只需固守城池等项羽回来再对付刘邦。
结果这位枉顾项羽的命令,擅自出城迎战,中了埋伏全军覆灭,又葬送了十万楚军。
第三个大司马周殷,接替英布九江王,统领九江之兵,项羽彭城之战三万大破五十六万刘邦军之后,率十万大军出征讨伐刘邦。周殷负责守卫楚国。
结果这位周殷率军投降了刘邦,屠城断掉了项羽的后路,再加上彭越骚扰项羽的运粮通道。
项羽就算战神无敌,又哪里能让吃不上饭的军队打胜仗?
即便如此,项羽也冲出了所谓的十面埋伏。
九、刚愎自用
其实历史记载中,项羽并非没有听取过别人的意见,只不过因为项羽的性格不喜欢阴谋诡计,所以诸如韩信、陈平等人才不受重用。项羽很多时候都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,因为楚军之中比他强的人很少,或者说整个天下比项羽强的人也不多,在军事上项羽有自己的战术而且一生几乎没有败绩,他为何要听别人的呢?项羽本身就是技术型的领导,而刘邦则是管理型领导,刘邦本身军事能力不强,很多事情都不懂,但是刘邦很有自知之明,他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,于是就选择了听取别人的意见,历史上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记载,刘邦先做出了错误决定或干了错事,旁边的某某劝谏刘邦,刘邦立马就听从了。看着好像是刘邦善于听取意见,实际上刘邦不听也不行,这些记载从侧面反应了刘邦本身是没什么本事的,他只是单纯的选择了听信别人,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很多现代的领导都是这么办的,如果有多人提出不同意见,那就大家开会讨论,他要做的只是从一堆意见中选出被多数人认可的那个即可。有些邦吹非要把刘邦吹成战神、思想家、明君圣主等等,把刘邦手下乃至前后帝王的功劳都安在刘邦身上,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刘邦,他的强不是强在这些地方,吹错方向了。
十、杀人如麻
古代没有什么人权、文明之类的概念,战争中杀人屠城其实再正常不过,难道城中的百姓帮着秦国军队守城不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?国家行政学院博士曾经在百家讲坛中说过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攻一个城池如果这个城池集体抵抗,那么攻下来之后满城的百姓遭殃,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,刘邦其实也这么做过’
项羽和刘邦都没少屠城,为什么刘邦屠城就没得个杀人狂的称号,项羽屠城就被各种夸大渲染呢?
因为刘邦这个人品行不端,夺取天下用的多半都是肮脏手段,天下人对刘邦很是不耻,甚至于刘邦的后代坐在皇帝宝座上都觉得丢人,但是刘邦干的那些缺德事又辩无可辩,甚至让汉朝的邦吹和皇帝都没办法全给洗白,所以他们转而抹黑项羽,项羽越黑,对比刘邦就越白。
汉朝的邦吹难道有皇帝撑腰,还不能洗白刘邦,改正项羽在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和地位吗?非要等到网络发达的今天,才有一帮以否定英雄为乐自以为了解历史的邦吹跳出来乱吠?
刘邦建立朝代的史书都把他写成了一个人渣,考虑到汉朝邦吹已经尽力美化刘邦,那刘邦其人该有多么不堪?
相反,项羽的某些记载也不好,但是却有太多的人喜欢项羽,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?
本人就是讨厌刘邦厚黑冷血无情不择手段,刘邦这种人若是不懂得抹黑项羽,那还是流氓所为吗?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历史,起码在逻辑上得通顺吧?不能把古人都当傻子吧?
至于某人说项羽是白莲花,项羽屠城就行,刘邦屠城就不行,这话我倒想问问,如今一提到刘邦,谁会先想到刘邦杀人如麻呢?
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问才对,难道刘邦是白莲花吗?凭什么刘邦杀人就功劳,到项羽这就是杀人如麻的狂魔了?
而且,项羽杀人大多都是负隅顽抗的敌国人,而刘邦屠杀的有不少都是楚国人!这两个人屠城还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下面备注刘邦及其属下屠城的记载,以证明本人不是信口开河。
1.南攻颍阳,屠之。——《史记》
2.从攻项籍,屠煮枣。——《史记?九十五?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》
3.屠胡陵。——《史记?九十五?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》
4.击陈豨,屠马邑——《史记?卷五十七?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》
5.燕王卢绾反,勃以相国代樊哙将,击下蓟,得绾大将抵、丞相偃、守陉、太尉弱、御史大夫施,屠浑都。——《史记?卷五十七?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》
6.柴将军屠参合,斩韩王信。——《史记?韩信卢绾列传》刘贾、周殷、英布的屠城:
7.刘贾军从寿春并行,屠城父。——《史记?卷七?项羽本纪第七》
8.十一月,刘贾南渡淮,围寿春,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。殷畔楚,以舒屠六,举九江兵迎黥布,并行屠城父,随刘贾皆会。——《资治通鉴?卷十一?汉纪三》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ranwen8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