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痒的给青鸟国造成了一点小创伤。
青鸟国依旧是稳稳立足于四国之间,享受着礼仪之邦,磅礴大国的称号,曹钟心里很是不服。
就凭青鸟国国君皇甫子玄那样表里不一的人,就能号称四国独一份的明君?在曹钟的眼里,皇甫子玄就是装出来的仁义,是假仁义,还不如自己这个明朗着贪婪小气的人嘞。
而皇甫子玄这次对普尼国犯下的大错,是无法弥补的,仅仅一个灵疆,就能换回秦玉容的生命了吗?这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,普尼君对皇甫子玄的恨到达了极点,秦玉容也含恨自杀了,普尼国国君再也没有了顾及。
这对于虎视眈眈,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曹钟,无非是一件莫大的好事,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求之不得的事情。普尼国乃大国,与青鸟国不相上下,更何况西临国军事奇才甚多,曹氏兄弟之中又有多数是习武出身,能吃苦,肯打仗。
若战事爆发,就算青鸟国有莎国相助,有未必能够精准及时,就算是所有条件都达到了,莎国派遣军队前来相助,这胜者,还不不好说,除此之外,秦淮金追求绝对的胜利,那么接下来就是与吴国谈判,请求吴国加入讨伐青鸟国的队伍。
如此一来,胜算才会更大,联合众国孤立青鸟国,青鸟国在道义层面上已经站于下风。但是最终任务还没有达成,也就是劝服吴国国君百里丞。
吴国人重商轻文,可想而知,吴国国君百里丞更注重实际利益,各国都有自己的小心思,西临国国君想打胜仗,想要领土,普尼国国君是复仇,想要坐在青鸟国皇帝宝座皇甫子玄的脑袋。
百里丞呢?
作为吴国国君,当然是要利益,只有白花花的真金白银,才是他想要的东西。
百里丞若是不与发起国普尼国事先谈判好“价格”,是不可能松口答应,为人所用的,毕竟这最关键的一步,就在于吴国答不答应参与这场战争当中了。
商人重利,吴国国君也是这样,如此绝佳的机会不抓住,这还是他百里丞的作风吗?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捞上一笔。
不久普尼国国君就派使臣蒙恬前去说服吴国国君百里丞。蒙恬是个聪明人,知道吴国国君参不参与联盟与其他无关,只单单只看实际的利益,金钱。
只要有钱,就好说话,不仅仅要有钱,还要一大笔钱,是能够让吴国国君百里丞心动的一笔钱。这......似乎难度很大,普尼国不重商,百姓门安居乐业种植粮食自给自足,不如吴国人会做生意。
这自然也就意味着,皇家的税收不到一定的水准,直观意义上来讲,普尼君拿不出一个让百里丞心动的数目来。
这就要靠蒙恬的话术了。
蒙恬拜见了吴国国君百里丞,百里丞也不啰嗦,上来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需求和态度。
“说说吧,蒙恬大人,普尼君给了什么条件?”
蒙恬笑笑不语,虽说给不了百里丞一个完美的答复,但是条件,一定是百里丞难以拒绝的。
“百里君,想必,我们普尼国给出的条件,你一定不会拒绝,因为,身为吴国国君,你最看重既得利益?不是吗?”
这句话吸引了百里丞的注意,一定不会拒绝的条件,那是什么条件。
蒙恬接着说道:“不过,百里君,就算是您今日不答应今天的普尼国和西临国的请求,也无妨,毕竟,攻陷青鸟国的任务,重中之重不在吴国......”
蒙恬上来就将百里丞的主动权给抢了回来,言语之间,竟然不乏对吴国的鄙夷,毕竟,吴国的军事力量确实不足。
百里丞冷哼一声接着就要轰人,蒙恬紧接着说道:“不过,百里君要想想,正是如此,吴国才不用吹灰之力,就能够坐享渔翁之利,这难道不是一件划算的买卖?”
百里丞耐下性子坐下来,还是能够看得出来有些焦急。
蒙恬乘胜追击:“百里君,只要三国结成同盟,共同抵抗青鸟国,普尼君答应,无需吴国出动一兵一戈,便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,一可以承诺西临国与普尼国永不攻陷吴国,并派兵驻守吴国边境,二可以将大败青鸟国所获得的物资财源分予吴国十之二三,三可以使吴国子民出入各国,畅通无阻。这样的条件,你可满意。”
这三项条件,吴国国君都没法拒绝,吴国最大的软肋,就是时时刻刻担忧因军事力量不足遭受他国侵犯,这样一来,就能避免这种情况。